少年科学画报2021-01-05 10:45:53
乍看起来这些鲜艳的蜘蛛像是科幻大片里的神秘生物,但事实上它们是悉尼生物学家Jurgen Otto博士最近在澳大利亚发现的新品种。孔雀蜘蛛是跳蛛科Maratus属的成员,绝大多数孔雀蜘蛛长度在6毫米以下。孔雀蜘蛛确实很像孔雀,雄蜘蛛长有色彩艳丽的“尾屏”,并通过舞蹈、摆动、拍打等方式进行求爱。只生长于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及昆士兰州。
Jurgen博士一直致力于对孔雀跳蛛的研究,最近,他和动物学家David Hill又发现了6种新的孔雀跳蛛以及一个新的亚种。
这一物种发现于西澳洲的karnup自然保护区,在雄性跳蛛的“尾屏”上有着明亮的宝石般的斑点。
这一物种发现于西澳洲Muir湖的岸边,在雄性跳蛛的“尾屏”上有红色的平行线,好像电路板上的元件相互连接。
这一物种的命名灵感来自于拉丁语中的“云”,在雄性跳蛛的“尾屏”上的图案仿佛黄昏时分天空中的一团云彩。在新威尔士和南澳大利亚发现了这一物种。
这一物种发现于西澳洲,根据雄性跳蛛“尾屏”上的白色刚毛而命名。
在新威尔士的林区中发现了这一物种,因雄性跳蛛“尾屏”呈三角形而得名。
这一物种的名字具有双重含义,一方面雄性跳蛛“尾屏”具有蓝宝石般的图案,以及它发现的地点在新威尔士,那里具有蓝宝石般的海岸。
这一物种与其他孔雀跳蛛不同之处除了多彩的颜色,而且其生活的气候和栖息地也不同。其名字的含义是“西北风”。
以上就是Jurgen博士发现的7种新的孔雀跳蛛,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些蜘蛛的多样性,下面展示的是他在2016年发现的另外7种孔雀跳蛛,也非常有趣哦!
其名字中的“bubo”是借鉴了大角猫头鹰的拉丁属名“Bubo virginianus”,因为雄性跳蛛“尾屏”上的图案很像大角猫头鹰。
雄性跳蛛“尾屏”上的图案很像胡蜂(署名:Vespa),因而得名。
雄性跳蛛“尾屏”的两侧仿佛有“耳朵”或昆虫的“眼睛”,其拉丁名的含义是“分裂”。
不像其他孔雀跳蛛那样拥有华丽的外表,这一物种拥有比较朴素的花纹。
这一物种与M. tasmanicus较为相似,但它们有轻微但明显的差异,包括“尾屏”上较小的斑点和不同的条带图案。
其拉丁属名的意思为“人脸”,因雄性跳蛛“尾屏”上的图案酷似一张成年人的脸而得名。
这一物种可能不像其他孔雀跳蛛那样艳丽,但你仍然可以很快地辨别出它们。因为它们的腿上长着长长的白色绒毛。
原文:CATIE LEARY
编译:阿米